<u id="jtg09"></u>

柯建斌:不慮于微成大患

來源:咸寧日報 時間:2020-09-15 18:46

——警示教育片《蛻變》觀后感


為了喜歡的古玩,放棄了對廉潔的堅守;


為了“受人尊重”而收受自認為可靠的“朋友”的財物;


為了還賭博欠下的高利貸和籌資翻本,將手伸進了公款;


為了“回報”白吃白喝的債,“慷慨“地對服務監管對象違規減免規費,對違規行為降格處理甚至聽之任之。


市紀委監委警示教育片《蛻變》中的四位主人公,曾經是某些不法商賈的座上賓,如今成悔恨交加的階下囚。


他們都曾在重要崗位上做出過不錯的業績,在不斷的工作變動中收獲了組織的關心和群眾的肯定;但是,隨著學習力的弱化、警惕性的下降,他們與黨和政府離心離德,與黨規黨紀漸行漸遠,被所謂的“朋友”愈纏愈緊,沉湎于不良嗜好越陷越深,他們蛻變了——從“不慮于微、不防于小”的量變直至“成大患、虧大德“的質變。


他們“患”于何處?“虧“在哪里?他們“患”于疏忽了紀法的學習,“虧”在心中無紀法、心中無規矩、心中無戒懼;“患”于低估了”惡小“之害,“虧“在偏以“惡小”而任性為之;“患”于拋棄了黨員干部對組織、個人對家庭應盡必盡的責任,“虧“在欠下了一筆難以償還的為黨盡忠、為父母盡孝、為配偶子女盡愛的賬。


不是不支持黨員干部正常的情趣愛好,但是,愛亦有尺,好亦有度,豈能沉溺于古玩而不能自拔、笑納雅賄而瞞天過海?


不是限制八小時之外的生活娛樂,自娛于家而不擾近鄰,自樂于親而不論輸贏,誰會置喙?豈能樂麻將不疲而債臺高筑,斥公款賭博而全然不顧?


不是不能禮尚往來,不是“一刀切”地反對投之以桃、報之以李,常人之間的往來,禮當輕,情當真,莫挾裹不可告人的目的,莫玩弄權錢交易的把戲;有“交集”沒“交換”的“親”往,有“交往”沒“交易”的“清”來,這種“親清”關系是對“往而不來,非禮也;來而不往,亦非禮也”的正確理解。


不是不能偶爾“聊發少年狂”,自己掏腰包、買菜回家做飯,縱是金樽滿對月,敘敘“恰同學少年”之誼,未嘗不可?不搞團團伙伙、不搞拉拉扯扯,沒有利益輸送、沒有商業賄賂,陋室里“談笑有白丁也有鴻儒”,又有何妨?


西漢劉向說過:“明主者有三懼,一曰處尊位而恐不聞其過,二曰得意而恐驕,三曰聞天下之至言而恐不能行?!薄皯帧本褪抢碇堑拈_端,恐懼感和羞恥心能使人知止知恥。作為黨員干部,應當經常以“懼”來約束自己,“懼”紀“懼”法,才能拒腐防變,才能達到“官有所畏,業有所成”的狀態。


組織上培養一名稱職乃至優秀的黨員干部,特別是領導干部不容易;每一名黨員干部,特別是領導干部在一個文明單位中的影響也不簡單;每一名黨員干部,特別是領導干部在一個和諧家庭中的作用更是無可替代的。一些“落馬”者,得到了組織的任命書卻不知珍惜,收到了留置通知書而后悔莫及;曾經三世同堂其樂融融卻不知珍惜,直至高墻之下其淚漣漣而恨之晚矣。觀其心理,不外乎以下四句話——扭曲的富貴心作亂,盲目的攀比心作祟,愚蠢的僥幸心作怪,膨脹的享樂心作惡。


前車之覆,后車之鑒。不要以為拿點圈子里的“小錢”是眾人皆知的“潛規則”,不要以為笑納所謂的“朋友”的“小禮”無傷大雅,不要一次又一次為自己收受財物找理由和借口。殊不知,從拿“小錢”、納“小禮”開始,次數由少到多、數額由小到大、時間由短到長,對象由親到疏,小問題日積月累成大禍患。不守小節,“小錢”拿多了的人會成“碩鼠”,“小禮”納多了的人會成“巨蠹”。


《蛻變》中的違紀違法案例昭示,黨員干部要耐得住寂寞、穩得住心神、經得住考驗,在風斜雨急處要立得腳定,在花濃柳艷處要著得眼高,在路危徑險處要回得頭早。


《蛻變》中的違紀違法案例昭示,黨員干部要自重自省自律,無論處于奮發有為期,還是處于完美收官期,都要把握住自己;無論處廟堂之高,還是處江湖之遠,都要潔身自好;無論處于“清水衙門”,還是“油水崗位”,都要嚴以律己。


《蛻變》中的違紀違法案例昭示,黨員干部要知所趨,知所避,知所守,不斷增強是非面前的辨別能力、誘惑面前的自控能力、警示面前的醒悟能力。


《蛻變》中的違紀違法案例昭示,黨員干部要樹立正確的義利觀、權力觀、事業觀,嚴格按規定按程序按制度辦事,始終做到秉公用權、不以權謀私,依法用權、不假公濟私,廉潔用權、不損公肥私。


組織入黨一生一次,思想入黨一生一世。時代變了,理想信念不能變;環境變了,初心使命不能變。唯有保持一顆“慮于微、防于小”的心,不因“小古玩”而受之不愧,不因“小酒杯”而逾矩違規,才能在慎始慎微中不患不虧。(柯建斌)


欧美一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

<u id="jtg09"></u>